親人離開了人世,電話公司還是把帳單寄來;醫生宣布你懷孕了,辦公室不忘要你安排進貨日期。現代社會常常會出現很離奇的現象,那就是人類很難同時面對現實的生活節奏與基本的生命問題,而且兩者之間出現很多矛盾。近來台灣的精神狀態似乎很不穩定,說明兩者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大,不管政局、社會、個人生活都是如此。我們病了嗎?我們的社會瘋了嗎?《人籟》雜誌與大家一同正視精神上的矛盾與衝突。
(封面作品:〈瘋了沒?〉,笨篤作/提供。)
目錄
論辨空間
03 制訂寬恕節吧!
魏明德作
讀未來
06 選後民心何去何從?
沈清松作
07 台北的樹一直在逃
辣黑耳作
08 編輯台:從焦慮到自殺
沈秀貞作
專輯:我們都有精神病嗎?
10 專訪精神科醫師王浩威
一個人正常或不正常是藉由社會規範決定的,某些病症的產生也是由於社會價值觀的改變所造成的。
王浩威口述林慧芬採訪
23 辦公室狂想曲
辦公室裡的人就像關在瘋人院的瘋子。
里歐作
30 兩個病友一個夢
精神病友想過正常生活,做著和一般人同樣的夢。
杜墨採訪 底波拉整理
34 性慾、戀童、色情片
法國精神分析學者談被虐者的性慾與成熟性慾的差別
塞西爾‧薩冷(Cecile Sales)
人文論辨
46 我不看《受難記:最後的激情》
暴力片無法讓人反思受難的真義。
魏明德作 楊麗貞譯
50 梅爾吉勃遜虐待自己,所以虐待我們
看完《受難記:最後的激情》離開戲院時,有人擦眼淚,有人卻幾乎快吐了。
丁松筠作 張令憙譯
心靈地圖
53 綠雨中的長崎
大陸畫家拜訪日本已故醫生永井隆的住處,愛的新綠超越民族的仇恨。
李金遠作
國際
58 日本的新民族主義
經傳日本人在伊拉克被綁架,日本到底認同什麼文明呢?
何思慎陳舜仁作
作品
64 台灣新傳說
很久很久以前在阿里山,人站著,樹會跑。
笨篤創作 陳太乙翻譯
書評
68 兩個芙烈達‧卡羅
追尋自我認同是人類集體的宿命。
張明薰作
影像與想像
70 為什麼我喜歡看勵志片?
華人看勵志片很容易陷入一個仿效的泥淖:複製電影中的行為。
沈秀貞作
72 讀者來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