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古至今,從沒有一個時代,如同成加的孩子擁有如此多「玩物」,但奇怪的是,二○○四年的孩子卻也是最容易感到無聊的一代。許多大人說,孩子是因為身在福中不知福,才會覺得無聊。但是,當房裡塞滿各種玩具、電腦遊戲和漫畫、下課後還要忙上各種才藝課程的孩子,竟然對生命感到無聊與倦怠時,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訊息?我們究竟給了孩子什麼樣的成長環境?現代的孩子真的比較幸福嗎?真正無聊的,究竟是大人還是孩子?本期專輯將與大家共同反省這些問題。
目錄
論辨空間
03 台北VS.香港
魏明德作
讀未來
06 統計數字之外的受害者
韋薇作
07 「落跑」,豈只是父母!
紐濟達作
08 編輯台:二○○四年的兒童快樂嗎?
沈秀貞作
09 讀者來函
專輯
12 二○○四年的童年悲劇:不再好奇,沒有創意,失去自由
編輯部
14 專訪黃武雄教授:從孩子的無聊,談自由、創造與思想解放
孩子的無聊,反映的是對生命的倦怠,以及對主流社會的反抗。
黃武雄作 編輯部整理
28 給大人的10個問題
關於孩子的種種問題,或許,這次該由大人來回答。
編輯部
30 用生命,為孩子做對的對小事:專訪張純淑校長
聽十九歲當老師、五十歲創辦華德福學校的張純淑女士,娓媚道來她與孩子們的生命故事……
張純淑口述 李禮君整理
36 我要做媽媽的小孩
孩子需要的自由,或許和大人想的不一樣。
小百合作
38 歷史中的童顏
中國歷史中的兒童,有著什麼樣的面貌?「童年」是否真的消逝了?
王一樵作
44 我的童年,我的故事:一個作家的分享
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小女孩,長大後如何成為一個兒童文學創作者的故事。
楊淑如作
48 參考資訊:顛覆、創意、自由
關於孩子與童年,大人可以再用功一點……
人文論辨
50 尋訪山中藝境:原住民宗教藝術巡禮
走進山林,看看這些充滿生命力而獨特的藝術地景。
詹嫦、何萬福作
心靈地圖
62 美的三重創造
欣賞者與聆聽者,共同參與了「美」的創造過程。
陸達誠作
66 孤島中的孤島
笨篤作 楊麗貞譯
國際
68 美國新基本教義:布希與基督教右派
希希的「邪惡軸心國」之說,將出兵入侵他國說成正義與邪惡的聖戰。
里葛謝萊(Bernadette Rigal-Cellard)作 林美珠譯
76 聯合國的昔日與未來
聯合國落伍了嗎?未來的世界,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國際組織呢?
雷克里凡(Jean-Marie Lecrivain)作 蔣之英譯
作品
80 陳填詩三首
書評
86 探索伏羲的智慧
從中國的金字塔──易經,探索古老深邃的智慧起源。
張明薰作
影像與想像
88 吸血鬼
永生與永死的共同體。孩子又怕又愛,大人則可看到心魔。
沈秀貞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