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念的鍛鍊
撰文∣沈秀臻
攝影∣Raining (陳雨君)【倫敦】
認知行為治療,就是心理學透過個體對意識活動的看法,對事物產生認識與理解的過程,在過程中個體善化自己行為,這樣的療法稱為認知行為治療。這樣的治療法運用不評斷的方式,降低沮喪或是抑鬱。
正念將全面瓦解沮喪與抑鬱情結。透過正念的鍛鍊,我們逐漸學習善化思考習慣,善化情感模式,善化身體的感知方式,改善情感與情誼的不舒適感。
深耕正念的力量,首先在於瞭解習慣性功能失調的自動運作方式,方能善化失調的過程,幫助我們擺脫失能的運作方式,改成有為有能的規劃與前瞻,方能走向康莊大道。
從失能的過程中獲得療癒,重新統合思想、情感和身體的感覺。
高度的自我認知,懂得觀察思想和感情,同時善化自動的語言和暫時的體悟,而不是單純事實或是真理的描述。
對於思考的律動性,情感的轉換,以及身體的感受,抱持不判斷的方式看待,並且保有仁慈心腸。
有為有能,減少憂慮,正念幫助我們發揮健而美的精神。
【資料來源】
Anne Maj van der Velden, Willem Kuyken, Ulla Wattar, Catherine Crane, Karen Johanne Pallesen, Jasper Dahlgaard, Lone Overby Fjorback, Jacob Piet,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chanisms of change in mindfulness-based cognit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,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, P27.
捐款
捐款e人籟,為您提供更多高品質的免費內容
標籤雲
事件日曆
目前有 3554 個訪客 以及 沒有會員 在線上